马蒂罗斯·萨良
/1880-1972/
马蒂罗斯·萨里扬(Martiros Sariyan)于1880年出生在顿河畔罗斯托夫附近的宁静乡村地区。在简单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中长大,他天生具备绘画的天赋,并从周围的自然美景中获得灵感。
1897年,他进入了莫斯科绘画、雕塑和建筑学院,这标志着他艺术之旅的开始。1901年,他首次访问亚美尼亚,领略了洛里、希拉克、阿尼、埃德奇米亚丁、哈帕特、埃里温和塞凡等地的迷人风景,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的旅行范围扩大到了君士坦丁堡、埃及和波斯,尽管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,他原本计划前往印度和日本的计划受到了阻碍。
在整个职业生涯中,萨里扬创作了一系列著名的杰作,包括《街道·正午》、《君士坦丁堡的狗》、《静物·葡萄》、《亚美尼亚妇女》、《诗人查图良肖像》和《卡拉基花》等。
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,伴随着毁灭性的亚美尼亚大屠杀,萨里扬积极参与了爱国活动,展现了对自己民族的忠诚。
1916年,他与备受尊敬的亚美尼亚作家加扎罗斯·阿加扬的女儿卢西克·阿加扬结婚。萨里扬在组织亚美尼亚艺术家协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并为著名的布留索夫《亚美尼亚诗选》做出了贡献。从1923年起,萨里扬开启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艺术之旅,在第14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的绘画系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。
在同一时期,萨里扬还设计了苏联亚美尼亚的国徽和第一个国家剧院的幕布。即使在1926年秋天他离开巴黎后,他对故土的坚定情感仍然明显。在随后的几十年里,他致力于创作一系列描绘亚美尼亚壮丽景观的画作。此外,他还涉足戏剧布景、壁画和书籍插图等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。萨里扬的艺术作品散发着生命的肯定精神,与他的同时代人产生共鸣,并展示出未来的风貌。
马蒂罗斯·萨里扬于1972年在埃里温去世,留下了深远的艺术遗产,赞美了他所珍爱的故乡的本质和美丽。